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中医药治疗而言,有效地控制疾病是非常重要的。传统中医在这方面有很多优势,其中就包括了利用分光测色仪来进行颜色控制的方法。
中医药颜色管控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传统中医颜色管控手段逐渐被引入中医药医疗领域。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仪器设备,中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有两种常用的中药检测方法:一是荧光染色法,即利用天然提取物对某些色泽进行染色;二是色谱分析法,即将中药材通过特殊的溶剂萃取出来后,将其提取液收集到专门实验室中,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分吸收峰面积比率来确定药材中所含色素的含量。虽然这两种检测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但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有效成分的信息。
中药一般都具有其固有的外观颜色,如丹参色红、紫草色紫,黄芩色黄,朱砂外色黑而紫等。
以丹参为例,虽然丹参色红,但是不同产地、土壤和光照条件下所生长出的丹参颜色并不一致,这里所说的红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细致划分起来丹参的颜色说法有黄褐色,棕红色、紫红色等等。
颜色是鉴定丹参质量好坏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对于其他中药也是同样的道理,颜色是判断其质量等级和能否入药的重要依据,对中药的品质鉴定起到关键性作用。
但是这种目视评判,主观文字表达的方式,得到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定性指标,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棕红色这一说法,不同的人对棕红色的理解和感观并不能完全一致,此种表述方式不能很好的进行颜色传递。
因此,需要引入一种能够准确量化中药材外观颜色的技术,通过将其数据化的方式来客观表述颜色。目前,国家对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视越来越高,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颜色科学理论和分光光度仪测色技术正逐步应用到中药领域中,逐渐取代传统的目视检测方法,成为中药颜色检测的重要技术。
分光测色仪管控中医药颜色的原理:
使用分光光度仪将颜色数据化,可以更为科学的表征中药的颜色特性。目前各行各业普遍使用的是CIEL*a*b*颜色表征系统。这样空间中任意一点的颜色可以用(L*a*b*)来表示。比如图中的R 点颜色就可以用(L1*,a1*,b1*)来表示,两个样品的颜色差异就可以用两点的坐标差来表示:
ΔL* = L2* - L1*
Δa* = a2* - a1*
Δb* = b2* - b1*
若ΔL*为正数,说明L2* > L1*, L*越大颜色越浅,说明L2*样品偏浅;同理,若ΔL*为负数,说明L2*样品偏深。依次类推:
若Δa*为正数,则样品偏红(不够绿);Δa*为负数,样品偏绿(不够红);
若Δb*为正数,则样品偏黄(不够蓝);Δb*为负数,样品偏蓝(不够黄)。
基于此种L*a*b*的颜色数据化方式,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药材在红绿黄蓝色相和深浅上的数据变化和差异,进而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一般来讲中药材的外观形态不外乎片状、粉末和液体,这几种形态都可以很好的用分光光度仪来进行颜色测量,片状和粉末状样品采用反射测量方式,液体采用透射测量方式。
具体采用何种方式测量取决于我们的测量要求和药材的制样方式。还是以丹参为例,如上图所示,丹参在片状、粉末、和液体状态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差异很大,我们要知道,不同形态之间的颜色数据没有可比性,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和分析方法选取适合的形态来测量很重要。例如,在中药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液体的颜色快速评定中药的熬制程度。
通过分光测色仪对中医药颜色进行数据化管理,就可以轻松鉴别产品出现的偏色问题,管控中医药外观颜色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