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颜色的准确度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操作。本文将介绍纺织品颜色的测量方法与测量仪器。
纺织品颜色的测量仪器
纺织品的颜色是通过测量仪器来决定的。在生产过程中,测量仪器可以监控颜料的混合、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测量结果来调整工艺参数。主要有三大类测量仪器:色度仪、光度仪和分光光度仪。
色度仪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颜色的。它是根据物体表面反射的光波谱来分析颜色的。通常使用三个波长(380nm、570nm、650nm)对物体的颜色进行测量。三个波长对应三个物理量(强度、相位和频率),通过将这三个物理量转化成一个数字向量,就可得到一个物体的颜色值。
光度仪是用来测定物体发出或吸收的光的强度。它能够测定不同波长上物体所发出或吸收的光强度。通常使用六个波长对物体的光强度进行测定(380nm、420nm、500nm、540nm、580nm、650nm)。六个波长对应六个物理量(强度、相位和频率),通过将这六个物理量转化成一个数字向量,就可得到一个物体的光度值。
分光光度仪是用来测定物体所发出或吸收的光在不同方向上传播时所变化的大小。它能够测定高亮度或者微弱光信号。分光光度仪有多种类型,如单波长分光光度仪、四波长分光光度 仪、多重图样分光光度 仪等。
纺织品颜色测量与评价方法: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颜色评价已经成为纺织印染行业、涂料行业、造纸行业等诸多行业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颜色的精准测量也是实现计算机精准配色的重要基础。因此,颜色评价与测量工作极其重要。
目前颜色测量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两类。1960年前主要以人眼目视的主观评价为主。这种方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简单的颜色测量方法,但是易受光源、样品大小、观察者生理以及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正逐步被客观评价方法所取代。
客观评价方法是用客观仪器对纺织品颜色的测量代替人眼主观评价以满足人们对颜色质量控制的要求,这也是颜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物体、光源以及视觉系统是看到一个物体颜色三个必要条件。因为对光选择吸收性的差异,使物体显示不同的颜色。不同颜色的物体,它吸收和反射的光是不同的,例如,一个物体显示黄色,是因为它吸收了400nm~420nm的蓝紫色光。而光就是一种电磁波,是可以“捕捉”到的,因此可以用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比值(反射率)定义物体的颜色。测色仪器就是模拟光源以及视觉系统,“捕捉”被测物体的反射率,从而实现颜色的测量。
纺织品颜色测量的仪器类型:
客观仪器测量方法主要分为接触式颜色测量和非接触式颜色测量方法。接触式颜色测量仪器主要包括1960年~1970年出现的以光电积分法为原理和1970年后以分光光度法为原理的颜色测量仪器,而非接触式颜色测量主要是2003年后出现的以数码测色法为原理的颜色测量仪器。接触式颜色测量仪器与非接触式颜色测量仪器的区别在于待测样品是否与测试仪器紧密接触。目前,国内外颜色测量仪器品牌众多,测量精度、算法各具特点,使得不同仪器测试出的颜色在数字化传递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光电积分法的原理是将探测器的光谱匹配成CIE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曲线,或某一特定的光谱响应曲线,进而获得光谱功率。该方法测量速度快且此种测试仪器价格相对便宜,但测试物体色的三刺激值以及色度坐标的绝对精度相对弱一些,可用于日常对精度要求不高、大批量样品的颜色测量,它的典型应用为色差计。而对于计算机配色等相关算法的研究就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基础是朗伯一比尔(Lam-bert-Beer)定律,即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及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它的测色原理是首先对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和物体的光谱反射率进行测定,然后计算颜色的三刺激值,最后再由三刺激值计算出所需的各种颜色参数。此种仪器的主要由光源、单色器、积分球、光电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等几个部分组成。
非接触式测色仪器主要应用于不规则物品的测色(如艺术品、牙齿等)、纺织品纱线、地毯等使用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测量的细小样品的颜色测量等。该方法以数码拍照的方式在纺织品的颜色测量时可以综合考虑织物的组织结构、光泽、质地等多种因素。此方法是对接触式颜色测量方法的补充,由于该方法原理的限制,无法准确给出被测物的不同波长下的反射率。